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农机快讯
请选择字号【 】 
 
长春巿研发出秸秆处理"神器", 带来秸秆覆盖免耕技术应用重大突破
2018-5-8

未标题-1.jpg近日榆树市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应用协会会长、农民高级农艺师刘臣兴奋地告诉笔者,"今年我们用上了前置式秸秆归行机这一简单神奇的机具,秸秆覆盖还田量大丶影响播种质量和出现苗的大难题,终于有了最管用、最实用的招法,往后一棵秸秆不用烧、一棵秸秆不用从地里挪走,农民担心的问题都解除了,大面积应用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技术上的障碍,彻底破解了"。

玉米是我省的主要种植农作物,每年面积播种面积都在5000万亩以上。由于玉米产量高、秸秆量也大,在秸秆没有更好的综合利用出路和秸秆覆盖量大任何免耕播种机都无法正常播种作业的情况下,近些年来玉米种植户,大多数还都是靠田间直接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这种做法其后果是,既污染了环境,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微生物数量下降,有机质减少,使得大量的玉米秸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还田肥料利用。
传统常规的玉米机械化种植方式生产环节多,需要机械多次重复进地作业,导致种植成本增加,春季失墒严重,影响出苗,同时宜加重土壤的风水蚀。玉米机械化保护性种植模式下,秸秆覆盖实现秸秆全部还田,不仅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而且可以保护环境、提高地力、保墒。使用免耕播种机在玉米秸秆留茬和少量秸秆覆盖条件下进行免耕播种,减少了玉米秸秆的焚烧,但是一旦秸秆覆盖量超过三分之一,就给免耕播种机作业带来了堵塞、拖堆等问题,难以保证播种质量;同时由于秸秆覆盖造成前期地温低,影响玉米苗生长。在目前无法改变播种垄距的情况下,国内任何免耕播种机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的重大障碍。
据长春市农机研究院副院长王立斌研究员介绍,正是以上述问题为导向,在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推广秸秆归行覆盖技术模式分步归行作业的启示下,该院自主研发设计出与免耕播种机配套的拖拉机前悬挂的前置式秸秆归行处理机,实现了玉米秸秆归行与免耕播种同步作业,解决了玉米秸秆全覆盖状态下免耕播种的难题。目前该机己申报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
我国具有多环节、多种功能的整地和播种复式作业机具,在研发设计上一直坚持采用所有作业功能全部集中在拖拉机后部悬挂或牵引机具上的技术路线,设计难度大,配置布局相互干涉多,机具制造成本高;而近些年来国外整地或播种复式作业机具,采用分拆作业环节,在一台拖拉机上以前部(头部)和后部(尾部)分别配置不同作业环节的机具,组成一体作业机组,己是一种先进的设计理念,既实现了多环节同步作业,又降低了设计制造难度和成本,一举多得。
前置式秸秆归行处理机正是借鉴这种设计理念,在国内率先设计配置出第一台分置式复式作业机具,在拖拉机前、后分别配置的秸秆归行处理与免耕播种机同步的作业机组,同时还充分满足了保墒、增温等农艺要求。机具看似简单,但确展示 体现出是一个非常科学、巧妙、实用的农机具设计方案。
秸秆归行机在春季播种的最佳播种期,可与免耕播种机同步使用,它采用悬挂式安装,配置在拖拉机前部。在有秸秆全量覆盖或部分覆盖的地块进行播种作业时,拖拉机前部配置的秸秆归行机首先把带播种带上的覆盖秸秆向当年两边的休闲带上拨分离,形成一个3550厘米基本没有秸秆覆盖的播种带,即为后面免耕播种机整理出一个基本洁净的种床,使播种时基本没有任何障碍影响免耕播种。同时秸秆归行机可以根据土壤墒情作业,土壤湿度大,可提前作业,晾晒地表,地温适宜时再进行免耕播种;若播种前土壤一般,就不提前进行秸秆处理作业,而是在地温适宜的时候使用秸秆归行作业和免耕播种作业机组同步作业。并且免耕播种机、拖拉机的行走轮都行走在休闲行秸秆上,不仅可以对秸秆进行镇压,减小秸秆受到大风的吹动而影响出苗效果,而且减小了对土壤的压强。
前置式秸秆归行机作业成本低、作业效率高,既可以独立作业,又可以联合一体作业。地块冬季到播种前秸秆覆盖可以保水保墒,春季播种时与免耕播种机联合使用可避免机械二次进地。在多次现场试验示范作业中,该机具得多方人士包括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土壤、生态、农机等专家的认可,他们认为,这类农机产品的研发成功,为今后加快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农机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农民们非常认可这种机具,他们说,"这种小机具,看似简单,却非常神奇,解决了我们农民大难题"。

今年入春特别是播种以来,全省各地普遍沒有下过一场透雨,有的地方早播种的地块已出现了玉米种子"芽干"的问题;而使用前置式玉米秸秆归行机和免耕播种机配套机组播种作业的地块,由于播前有秸秆覆盖,水份散失少,保墒好,有的玉米种己长出初生根或胚根,春季严重干旱之年尽显优势。

通过大量的调查,笔者认为,秸秆归行处理机与免耕播种机技术模式的集成配套推广应用,未来若干年将会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相当一部分地方的主流耕种制度,给玉米生产带来五个方面颠覆性的变革:实现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基本解决春季抗旱保墒播种大难题;使玉米生产成本下降,产量稳定;真正实现逐步减肥减药;土壤有质机得到恢复提升,土壤走进健康。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戮力同心,将推广玉米秸秆覆盖保护性进行到底。

阅读次数 [1139]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延边州机收减损工作成效显著
 延边州完成耕地深松16.28万亩
 敦化市:政策衔接强根基 质量引领护黑土
 昌邑区土城子乡三措并举绘就秋收好“丰”景
 梅河口市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水稻喜获丰收
 延边州秸秆离田工作全面铺开
 延边州农机总站到和龙市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敦化市2025年主粮作物机收减损工作圆满收官
 吉林伊通:玉米机收减损“大练兵” 颗粒归仓守底线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祝贺吉林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开通 [66793]
2004年喷雾机(器)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为69.3% [64558]
老农40年苦造插秧机(图) [63817]
领导致词 [63806]
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技术试验示范初见成效 [63493]
吉林省延边州农机局召开全州农机工作会议 [62590]
辉南县召开农机工作会议 [62468]
广西消费者协会推荐7个农机产品为“2005年度消费者信得过商品” [61721]
敦化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61489]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在京召开 [58940]
 

主 办:蛟河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承 办:蛟河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http://jh.jlnongji.cn
地 址:北京路25-1 邮 编:132500
电 话:0432-67223759 Email:jh@jlnongji.cn